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  |  |  传播者 |  繁体中文 | 

日夜送清凉

信息来源:PG电子报  发布时间2024-08-09

  8月7日,云南电网昭通永善供电局工作人员对新建线路进行金具安装。 吴学迁 摄

  近日,广东电网东莞供电局变电管理一所运行人员对管辖变电站积极开展夜间巡视测温工作。 陈荣辛 摄

  近日,高温累积效应引起空调等降温负荷进一步增长。深圳龙岗供电局开展带电作业,确保设备消缺期间用电“零影响”。 黄海鹏 摄

  7月25日,广东电网广州供电局开展110千伏新庙乙线28号塔跨越广惠高速导地线开夹检查自主检修。 蒯朝霞 摄

  近日,贵州电网凯里黎平供电局工作人员在2024中国(黔东南)国际民歌合唱节暨国际合唱联盟活动现场测试线路运行负荷。 林世祯 摄

  8月1日,广东电网阳江阳春供电局马水供电所对10千伏潭武线开展夜间带电作业。 赖财 摄

  日前,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入夏以来,全国多地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最大电力负荷快速攀升,多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7月2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14.51亿千瓦,为历史新高,相比去年最大负荷超1亿千瓦。目前已有北京、广东、海南、天津、冀南、蒙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等17个省级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应保障有力有效,截至目前各地均未采取有序用电措施。

  有力有效背后,是全国电力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其中当然也有PG电子员工的身影。他们坚持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需求。本期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将视线聚焦于PG电子迎峰度夏若干代表场景,关注南网员工夜以继日多措并举给群众送清凉的执着与努力。

  用电网智能技术 让你的空调不罢工

  在广东——

  中山采用全市域数字电网预防居民停电

  8月6日13时45分,中山电网系统负荷今年第三次创历史新高,系统最高负荷(全口径)达777.0万千瓦,同比去年增长4.66%。为做好迎峰度夏工作,在全市域数字电网的加持下,广东电网中山供电局利用数字电网系统,动态监测低压设备运行情况。

  “8月7日,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通过低压透明化电网系统的精准监测,提前发现了老富头九亩湾2号公用箱式变压器开关存在过载跳闸风险,并针对该台区及时进行负荷割接,更换了负载能力更强的开关,有效缓解了过载压力。”中山供电局东区供电分局配电运维班副班长卢耀坤介绍,通过在变压器支路开关上加装分支监测装置、在电表上更换智能模块,低压配电网运行感知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有效预防了因设备重过载、三相不平衡等问题而造成居民用户停电。

  目前,中山市共计3088个台区已实现低压停电自动感知,并自动生成分析报告及治理方案,打造从变电站到用户全电压等级物理透明、运行透明、管理透明的数字电网,打通配网运维的最后一公里,确保高温天气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居民和企业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马冠华 冉千惠)

  东莞用上智能调度+智能运维+智能配网

  今年入夏以来,热浪翻滚,供电负荷飙升,东莞电网负荷多次创下新高。针对夏季电网高负荷运行特点,广东电网东莞供电局积极推动电网智能化转型,实现调、输、变、配全域智能化、自动化改造升级,提升电气设备运行水平,助力东莞电网安然度夏。

  ——实现了能精准预测、毫秒级响应的智能调度。

  东莞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网运行方式专责程涛介绍,智能电网能够迅速适应多变的能源环境、电力供需情况及用户需求,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行策略动态调整。程涛说道:“由于电力现货交易市场参与,电力负荷曲线走向复杂化,每天需要人工调整前一日预测曲线3-8次。依托技术更新,从今年6月份开始,中南通道每5-10分钟更新一次预测曲线,电网不受自然潮流限制,主动、智能调节电网功率流向,在迎峰度夏期间,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5月底,东莞首个500千伏纵江交流协控子站稳控系统正式投运,其覆盖面达东莞全部线路50%,24小时严控主网过载风险。此外,依托新一代智能调控体系、母线自愈系统等一批智能系统应用,母线馈线自愈复电时间缩短至60秒,进一步提高东莞电网稳定性、可靠性。

  ——用“人工智能+电网”智能设备高效赋能电网运维。

  无人机一键巡检,机器狗自主远程巡检,智能视频实时监控,柔韧臂机器人灵活工作,激光大炮清理树障,人工智能摄像头环顾四周……这不是科幻片,而是东莞供电局智能运维的一幕幕日常。

  7月3日,东莞发布高温预警,天气炎热。为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该局生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在电脑上启动“一键巡检”,对220千伏景湖变电站开展高效设备巡检。几乎同时,一架无人机从三十公里外的机巢腾空而起,沿电力线路精准搜寻潜在故障;而变电站内,机器狗“吠云”自主规划设备巡检路线,稳健步入二楼继保室,细致检查设备情况;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摄像头持续运转,智慧分析每一台设备的实时状态。巡检任务圆满完成后,智慧系统后台即时生成并推送了详尽的智能分析报告——“全站巡视任务顺利完成,所有设备状态正常”。此次智能巡检的效率相比传统人工方式实现了80%的大幅提升。

  今年,东莞供电局深挖智能装备联动应用场景,创新构建了“空地一体化”输变配智能巡维体系,由生产指挥中心统一调控,一键启动立体式智能巡检。“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在220千伏景湖变电站开展了机器狗‘吠云’全站自主远程巡检、一键顺控视频双确认等试点工作。下一步将陆续推广至东莞4个变电站,进一步提升电网运维的智能化水平。”东莞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智能作业班班员周晋多介绍。

  ——用设备全面更新的智能配网让供电质量再升级。

  “嘀……嘀……”清脆的短信提示音响起,东莞南区供电局大岭山供电服务中心运维人员黄东明收到一张停电故障工单。根据工单信息,他立即打开低压透明化系统查看台区负荷情况,系统显示台区电流下降了20%,对应开关没有电流。黄东明判断应该是分开关跳闸,随即与值班员带着工器具赶到故障点开展抢修工作。低压透明化系统实现了低压出线负荷的透明化、可监测和可事前管控功能。今年上半年以来,大岭山供电服务中心利用低压透明化系统共治理了189回出线过载,台区开关跳闸率也从原来的4.2%下降至0.5%,大大减少了台区分开关跳闸事件发生。另一边,在道滘镇,某10千伏线路发生故障,仅仅6分钟,就使非故障线路用户恢复了供电,这都得益于东莞供电局配网自动化改造,配网自愈覆盖率100%(全覆盖)。

  今年,东莞供电局不断推动配网设备更新,开展“整线(成片)提升配网供电质量”专项治理,统筹推进“三线”及电气火灾隐患电力设施改造升级和供用电问题综合治理,引导乡村进行“煤改电”“气改电”改造,完善乡村绿色出行配套,开展26个新时代乡村电气化示范村建设,进一步推动城乡电网高质量发展。

  (姜楠 钟少婷 柳竺江)

  用好计划排期,让你感受不到“燥”与“噪”

  在云南——

  盛夏高空抢修确保可靠供电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各地陆续迎来暑期用电高峰。为保障可靠供电,8月1日,在云南临沧的漫湾电站上方,云南电网公司工作人员正冒着接近40摄氏度的高温,在50多米高的输电线路上开展检修作业,保障输电线路可靠送电,为炎炎夏日的千家万户送去一份清凉。

  漫湾水电站是云南省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连接电站的500千伏漫昆线,是云南省第一条西电东送500千伏输电线路,通过线路可以将澜沧江丰富的清洁水电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云南各地及东南沿海地区。

  “由于输电线路存在隐患,影响电站的电力送出,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需要开展抢修作业,尽快消除隐患,保障供电。”云南送变电公司普洱版纳运检站站长杨玺说。“以前都是靠人把要更换的设备背到塔上,或者从地面吊上去,这次的作业点在水面上方,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使用无人机运输间隔棒,不仅降低了高空人员的作业负担,也能缩短作业时间。”

  云南是西电东送重要的能源基地,建成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特性最复杂、电力最绿色的异步送端大电网。多年来,作为西电东送大通道的守护者,云南电网公司不断创新运维技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为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千家万户的可靠供电,提供着无微不至的细心呵护。

  今年入夏以来,随着风扇、空调等降温设备的频繁使用,电网的负荷也随之攀升。为了保障供电的稳定可靠,云南电网公司提前备战,充分辨识极端气象、地质灾害、网架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针对全省各地市供电局开展专项检查,于6月底完成了所有问题的整改,确保汛期及迎峰度夏期间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电力的有序供应。并且,采用带电作业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线路故障对用户用电的影响,截至7月30日,云南全省主网带电检修作业超6000次,消除紧急、重大缺陷755起,避免540余条次线路停电,有效支撑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人民“用好电”。同时,云南电网公司全力推进电网工程建设,今年开工项目超3000项,500千伏德兰线、保东、光辉等大批重点输变电工程高效投运,为迎峰度夏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

  (陈波 马莎 李琛)

  在海南——

  陵水供电局党员服务队护航自贸港重点园区

  正值“三伏天”,海南岛的气温居高不下,为了保障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安全可靠用电,连日来,海南电网陵水供电局成立党员服务队,对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内部电力设备开展全面用电检查与安全评估。

  据介绍,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13个重点园区之一。作为推动“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的重要平台,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突出国际化和开放型特色,积极引进境内外一流教育资源,举办一批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并引进境外一流工科大学独立办学,打造国家级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目前园区师生已超2000人,用电需求不断攀升。

  了解到客户需求后,陵水供电局积极组织党员服务队前往园区展开现场勘察。据介绍,队伍由5名党员及2名经验丰富的老班员组成,连日来,趁着园区暑假期间人员较少,利于进行维护整修的时机,他们帮助客户详细检查了园区内的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电缆线路等关键电力设施的运行状况,还深入园区内部配电房,利用检测仪器对设备进行了精准的性能测试,确保每一环节都达到安全稳定运行的标准。

  针对高温天气下容易出现的线路过热、设备超负荷、跳闸频繁等用电问题,陵水供电局工作人员与园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详细沟通,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整改建议。同时,为提升园区的自我维护能力,该局还用好“一园区一经理”机制,定期上门走访,帮助客户完善日常用电管理及应急处理流程。“只要一通电话,供电局的工作人员就立刻上门帮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解决用电问题,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很放心。”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相关负责人符会侬表示。

  据悉,截至今年8月,该试验区总用电量已达8681.745兆千瓦时,同比增长35.66%。目前监测到最高负荷已超过0.4万千瓦,同比增长25.3%,预计将持续增长。“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将继续关注黎安教育园区的用电需求,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推动园区电力设施不断升级完善,为园区建设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陵水供电局负责人林明锐说。

  (刘淳松 卢欣)

  夜间作业——

  “零点工程”不扰民

  迎峰度夏期间,无论是带电作业还是停电抢修,为尽可能减少对用户的影响,线路检修、运维工作特意安排在夜间用电低谷、用电负荷较小的时段开始,检修、运维人员将这样的安排称为“零点工程”。

  用超级“充电宝” 让你的清爽不断档

  在广西——

  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实现每日“两充两放”

  正值广西迎峰度夏关键时期,用电负荷与气温持续攀升,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于8月5日10时发布高温蓝色预警。广西电网公司充分利用新型储能作为顶峰调节的关键手段,精细化安排储能调用方式,及时调整优化运行方式安排,有力保障广西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全国首座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5月11日在广西南宁建成投运,首期规模为10兆瓦时。投运两个多月以来,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参与电网削峰填谷,在夜间用电低谷时段,将新能源富余电量储存起来,需要时再将电能释放回电网,每次充放电能为首府南宁提供1万千瓦时绿色电能,满足3000户家庭在晚间负荷高峰时段用电需求。

  广西电网公司用电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广西新型储能装机总容量达217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834%。这些“超级充电宝”通过相连的线路,智能化参与电力调峰,实现灵活存储和释放新能源电量。广西已并网的13家大容量独立共享储能电站每日实现“两充两放”,今年1—7月存储发出电量2.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43万吨。

  为充分发挥储能作为电网安全运行“稳定器”“调节器”的作用,广西电网公司一方面规范管理,承接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要求,在PG电子供电服务的五省区率先组织制定《广西电网新型储能调度运用原则(试行)》《广西电网电化学储能调度运行管理模式(试行)》等文件,规范新型储能电站的调度运用管理;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让改革红利充分释放。

  “据统计,7月份广西电网侧电化学储能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收益超1334万元,大大激发了电化学储能参与调峰的积极性。”广西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现货科高级经理郑文彬介绍,2023年以来,广西7家储能企业80万千瓦储能容量参与市场交易,调峰充电电量达到7910万千瓦时,促成保障储能运营和电网调节的双赢局面。

  “未参与市场的储能电站,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也会结合电网实际运行需求进行调用。”广西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运行方式科高级经理孙艳介绍,电网调度工作人员对储能调用方式进行精细化安排,确保最大化发挥储能调峰作用,有效应对新能源发电的反调峰、频繁波动等特性,提高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助力广西清洁能源充分消纳。

  (陈钦荣 陆裕富 祁乐)

  在海南——

  海蓄电站持续削峰填谷稳负荷

  近段时间,海南全省统调负荷连续6次创历史新高,并首次突破800万千瓦,达809.6万千瓦。作为海南岛唯一在运抽水蓄能电站,南网储能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海蓄电站”)充分发挥电力负荷调节的“超级充电宝”作用,为海南电网迎峰度夏提供了坚强可靠的保障电源。

  “电站通过上下水库库容调节,在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用电抽水,负荷高峰时放水发电,通过‘削峰填谷’来确保电网电力负荷安全稳定。”海蓄电站运行中心副总经理杨亚九表示。

  据悉,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海南电网对于海蓄电站机组的使用需求随新能源大规模并网而逐步攀升。

  今年以来,海蓄电站日间早晨启动抽水工况,配合海南地区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消纳,将多余电能储存起来随时调用。夜间凌晨启动发电工况,在新能源汽车凌晨扎堆充电形成的“零点高峰”时段进行顶峰发电。上半年来,海蓄电站全厂机组启动次数达2004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2.45%,启动成功率达到99.95%。尤其是入夏以来机组启动次数达1043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80%,机组单日启动次数最高达20次。

  “当前电站正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通过提升设备状态感知智能化水平来替代传统线下人工巡检,在有效减少人力成本投入的情况下,运用大数据分析进行在线监测,并提前预判设备运行状态,实现对设备缺陷隐患的早发现、早治理,保障机组随时‘开得起,调得出,停得下’。”杨亚九介绍。

  (张柳琦)

  用心呵护避暑胜地 让你夏日出游不受累

  在贵州——

  遵义电力着力服务“避暑经济”

  贵州电网公司遵义供电局根据电网结构及当前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夏季攻坚行动”,通过制订应急保障机制、对交通枢纽、旅游景区、大型商场、避暑小区和民宿等重点区域开展供电设备特巡特护等多项措施,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每年一到乡村旅游避暑旺季,桐梓供电局的工作人员就会对这里的供电线路进行巡查检修,确保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乡村旅馆的安全用电和正常运行。”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大河镇七二社区云雾山庄老板胡兴贵说。

  桐梓县大河镇因气候凉爽,夏季月均接待游客1.5万人次,桐梓供电局工作人员在乡村旅游避暑旺季到来时,会定期对乡村旅馆配电设备开展全覆盖带电检测和红外测温特巡,同时深入各避暑乡镇开展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对用电设备进行隐患排查和处置,为乡村避暑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安全的供电服务。

  随着今年桐梓县“村晚”的火热出圈,桐梓供电局加大了对供电网架、线路的特巡特维力度,加强驻点值守,组织4支队伍35名工作人员开展“村晚”保供电工作,对“村晚”现场临时摊点开展用电安全检查64人次,现场解决客户用电问题20余个,以最优服务护航“村晚”赛事活动,实现了“村晚”保供电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

  据了解,目前桐梓县电网最大负荷达236兆瓦,日用电量达500万千瓦时,供电线路保持平稳运行,保障了桐梓消夏避暑的20多万游客安全可靠用电。

  此外,遵义市习水县北部片区的乡镇因其凉爽的气候和独有的自然资源,每年夏季都会吸引30万左右避暑“候鸟”人群前来纳凉。习水供电局针对该群体用电需求特点,制订保供电举措,成立“战酷暑保供电”党员突击队,积极行动、抓实客户服务专项工作,为习水县“避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习水供电局全面梳理避暑区域线路运行情况,对14条避暑乡镇供电线路开展精益化巡视和通道清理,4台配电变压器进行增容,完成避暑供电服务区域9条10千伏线路“自愈”投运。还提前制订应急供电保障预案,通过对重过载配电线路进行负荷转供、以供电所为单位配置应急发电设备等举措,为避暑游客及当地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的用电保障。同时主动与各相关乡镇对接,利用“村电共建”平台建立避暑供电服务群,对当地639处避暑小区、民宿和农家乐开展全方位走访和现代供电服务宣传活动,对其用电设备开展隐患排查和指导整改,让用户不出门就能享受到优质的用电服务。

  遵义供电局聚焦供电服务、电网安全、电能质量持续发力,截至7月31日,已完成网区一二级线路精细化巡视,累计处置树障类问题3.5万余处,消除设备类缺陷3886处,客户平均停电时间指标连续两年降幅30%以上,指标级别由贵州省第三档提升至第一档。

  接下来,遵义供电局将根据电网运行特点,进一步细化完善迎峰度夏各项措施,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加强供电风险管控,做好电网运行、监控、协调、管理工作,在供电服务、电网安全、电能质量上持续发力,确保夏季居民及前来避暑的游客舒心用电、清凉度夏。

  (王璟 赵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