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  |  |  传播者 |  繁体中文 | 

抢修身影忙丨全力打好打赢抢修复电攻坚战

信息来源:PG电子报  发布时间2024-09-20

  广东和海南两地电网党员突击队联合在海口骑楼老街抢修复电。 南网报记者 周志旺 摄
  面对这个无硝烟的战场,全体抢修复电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以决战决胜的信念坚决打赢抗灾复电攻坚战,留下了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两地党员接力点亮骑楼老街
  海口骑楼老街是我国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群,也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商铺林立,人流密集。
  台风“摩羯”过境后,骑楼老街停电了,PG电子公司连日抢修,于9月10日凌晨完成了大部分抢修复电工作,但位于新华北路的一台变压器出现故障。于是道路两侧的铺面呈现出强烈的明暗对比——一侧开着空调音响,喜迎顾客;另一侧也有声音,却是商铺发电机轰隆隆的嘈杂,而且多半只能保证基本的照明,店内燥热影响生意,于是有店家索性闭店歇业。
  “太难受了,别说顾客,连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自己上班都没个好心情。”停电的一家服装店店员曼容说,“一旦有了对比,伤害就更深了。”
  PG电子公司立即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应。外地驰援队伍与属地单位党员突击队统筹协作,开展故障变压器抢修作业。
  当日14时,广东电网公司茂名供电局党员突击队队员叶喜和同事赶赴现场勘察,发现变压器内部已经“烧坏了”,必须更换才能快速实现通电。海口供电局第一时间联系到30公里外的物流仓库,给现场调运一台全新的630千伏安变压器。
  18时许,1辆随车起重运输车(即“随车吊”)跟着3辆工程抢修车驶入了骑楼老街,随车吊的货厢里就装着新变压器。叶喜和同事们拉起围挡,开始作业。
  近两个小时的作业过程中,天空断续下着小雨,但路边仍有不少市民专注地看着他们施工。“我看他们的设备、手法非常专业。”一位70多岁的退休建筑工人说。
  20时20分,叶喜等人换好变压器接好线,顺利下杆。早已抵达现场的海南电网公司海口供电局党员突击队队员刘同跟同事谢章明迅速接力,完成最后的作业步骤。两人先走到100米外的配电箱旁,把开关推了上去,然后再次来到变压器下,谢章明拿起长长的绝缘杆,用力合闸送电。
  “来电啦!”不远处有小孩的叫声传来。13岁的初一学生张伊南就住在商铺的楼上,他兴冲冲地跑下楼,满脸笑容。他说,停电时,只能白天带着小风扇到有电的商店充好电,晚上睡觉用,不然根本睡不着,“有电真的太好了!”
  曼容的服装店门口,轰隆隆的发电机停了下来,3名顾客走进去,先站在空调前使劲儿抖了抖领口,感受凉风的快意,而后才悠闲地挑选起衣服。首饰店的音响播放着许巍的《蓝莲花》:“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
  雨水浸湿的党旗虽没有随风扬起,但两地党员通力协作的身影,已被深深印刻在骑楼老街居民心中。
  复电了,有了光明,骑楼老街的生活经历短暂“幽暗”,又被再次点亮。
  南网报记者 帅泉 通讯员 缪世超 陈美影 苏晨鹏
  青年“侦察兵”“分析师”携手提升勘灾效率
  在驰援现场,广西送变电公司机巡团队成员严格按照安规和作业指导书开展工作。 陈思萌 摄
  收到抢修复电集合令后,广西送变电公司机巡青年突击队连夜跨海支援,利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协助勘灾,加快抢修进度。
  9月12日一早,无人机飞手负责人唐彬带着34名机巡人员赶赴临高县,对5条线路开展巡视后,又迅速动身转到澄迈县开展5条线路巡视工作。
  这支队伍平均年龄不到29岁,其中最小的22岁,既负责操作无人机采集数据,又要分析海量回传数据,已在多次应急故障巡查任务中挑大梁、担重任。
  26岁的唐彬有着丰富的无人机飞行经验,在应对多次台风的抢险救灾中带队飞行。无人机是“空中侦察兵”,是线路抢修的“第一双眼睛”,他一一提醒队员:“飞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距离,无死角观察线路及设备,对疑似故障点要详细记录数据……”
  上岛援琼以来,他们完成17条共175公里线路的空中巡视。
  在机巡业务中,采集数据是第一步,随后的分析数据是关键一环——图片采集后要开展详细分析,排查潜在隐蔽、不易察觉的故障和风险,帮助提高抢修效率。
  然而海量的数据如何快速核对、科学分析是一道难题。这就交到广西送变电机巡青年突击队7名平均年龄24岁的女子“数据分析师”手上。
  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凭着女生特有的细致,在庞杂的数据中抽丝剥茧,练就火眼金睛,成为机巡队伍数据分析的主力军。
  “无人机回传的图片非常多,而且由于拍摄角度的不同,还需要人工进行复核。细微的地方要放大,调整角度,这些都需要火眼金睛和足够耐心。”今年28岁的数据分析质检班班长蒋城说。为了快速分析飞行获取的信息,尽快确定线路故障,她们把车辆、工作现场的地板、石头板、工具箱等当作办公台。
  7名“数据分析师”房间的灯亮了几乎一夜。
  “对了一晚上的电脑,反复比对无人机回传图片和数据,眼睛真的花了。”蒋城说,“但是为了尽快分析故障,精准调集抢修物资,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得加快速度。”
  当晚,她们每人完成近1400张线路勘查图片的甄别,并完成数据分析报告,为后续抢修的精准施策提供一手资料。
  在短暂休整后,13日早7时,她们再次整装出发,又开始了一天的抢修工作。
  (杨琼艳 杜冰)
  尼布:佳期可另觅山海驰援急
  9月16日,尼布结束当天现场抢修工作后给远方的未婚妻陈江琴回拨了视频电话报平安。 符善皇 摄
  9月16日晚,中秋节前一夜,皓月当空,在海南省文昌市抱罗镇山梅村,云南电网公司迪庆开发区供电局生产计划部经理、29岁的藏族小伙子尼布结束了一天的抢修工作,在月光下拨通未婚妻陈江琴的电话。
  这原本是相恋了近三年的尼布和陈江琴订婚的日子。“好酒好菜都备好了,我却来海南了。”其实中午的时候,尼布就看到了陈江琴的未接电话。但当时电力抢修鏖战正酣,尼布想着等一会儿再打回去,这一拖,就拖到了晚上10时之后。
  中秋节连着迪庆民族团结节暨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纪念日,迪庆从9月13日至17日连续放五天假。来海南支援就意味着放弃整整五天假期,不过这并不是尼布在9月11日晚上11时征集志愿报名时犹豫了整整20秒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婚纱照拍了,用婚纱照做的海报已醒目地标明了订婚日期——9月16日,双方亲友已尽数通知,订婚的主角却要缺席。
  “我是一名党员,这个时候应该站出来。”尼布说,“我平时主要负责的就是配电箱的运行维护、抢修复电这些工作,我的专业技能正是海南抢修现场所需要的。”
  最终,在那个深夜临时召开的会议上,尼布成为第一个举手请缨驰援海南的人。
  当晚,尼布没敢告诉陈江琴。9月12日上午10时,距离出发还有一个小时,尼布拨通了陈江琴的电话,令他没想到的是,陈江琴说着就哭了出来。尼布耐心地开导着比想象中反应更大的未婚妻。他把一些关于台风“摩羯”登陆海南灾后情况的短视频发给陈江琴,说:“海南那边需要我,这件事比咱们俩儿的私事更重要。”
  半小时后,陈江琴回电话给尼布,说已经和她的父母沟通好了,她的父母差点儿以为是感情出现了问题,去海南只是尼布的借口。还好经过解释,她的父母终于理解了,她告诉尼布可以放心出发。
  “如果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的实际困难,那电网援琼队伍可能组建不好。”迪庆供电局生产技术部副经理、援琼领队黄文说。
  在这支跨越了山海的队伍里,不是只有尼布一个人作出了牺牲。迪庆维西供电局计划生产部耿国俊的父母帮他带了三年的孩子,老人身体也不好。耿国俊本来想趁着五天假期将老人送回老家休息,在赴海南支援的任务前,只能将老人的火车票退掉。
  从梅里雪山脚下,跨越琼州海峡,抵达南海之滨,迪庆供电局前后两批140余人进行了近2000公里、从海拔3000多米到0米的“急行军”。对这支来自雪域高原的团队来说,要面临海拔、温度与蚊虫的三大考验。
  当然,驰援的日子有苦也有甜。尼布充分感受到了海南当地群众的热情,经常是一辆当地牌照的汽车路过现场,车上的人搬下几箱矿泉水,说声谢谢就转身离开。
  “这是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干活的动力,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也希望他们尽快用上电,用好电。”尼布说。
  为了这个,尼布和他的队友们经常是早上五点多就爬起来,一直干到深夜。
  “蒋礼清、高一波、迪晓东、扎西培楚、扎西达瓦——”黄文掰着指头列起同事们的名字,在迪庆供电局超过140人的援琼队伍中,有汉族、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白族、彝族……
  9月17日,中秋夜,黄文组织了这支来自不同民族的支援团队在一所废弃的小学里一起吃了顿团圆饭。皓月当空,山海为证,让海南人民尽快用好电是每个人共同的心愿。
  南网报记者 韩晓彤 通讯员 何中阳 胡雨
  韩湛元:近家门而不入
  韩湛元迅速投入文昌供电局的工作。 曾飞 摄
  海南文昌是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系统运行部配网调度班技术员韩湛元的家乡,海南电网公司文昌供电局是韩湛元从广东驰援海南后工作的地方。回到家乡的9天里,韩湛元一直没有回家。
  韩湛元是从文昌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他从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东莞供电局工作。台风“摩羯”登陆后,这个90后小伙子第一时间响应PG电子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南网总调”)集结令,得到确定出发指令后,订了两个小时后就出发的航班,甚至来不及收拾行李。为“大家”来得虽快,回“小家”却慢。
  “看到PG电子公司的兄弟们都在岗位上战斗,我怎么舍得回家。这个集体需要我,我也需要集体。”韩湛元略带腼腆地说,“父母比较理解,就是90多岁的爷爷对我很不满。”
  “看到那边的凉席和枕头了吗?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晚上就是把凉席铺开,在办公室里席地而睡。”文昌供电局配网资产部副经理曾飞指了指办公室一角,那里有几卷捆好的凉席、几个叠起来的枕头,都有经常使用的痕迹。
  短短几天相处,曾飞和韩湛元因为没日没夜地在一起工作,已经熟悉如兄弟。这不止因为他们都是“技术宅男”,爱吃文昌鸡,会说文昌话,更重要的是,韩湛元做事主动靠谱。
  曾飞说,韩湛元带着自己的工作任务来海南,但是每次到工作现场,都主动融为现场工作组的一员,积极为所有人分担工作。
  “比如他精通各类办公软件,在负责配网线路停复电信息统计时,通过优化表格公式,实现自动生成数据表格。他来了之后等于同时做两份工作,而且每份工作完成的质量都很好。”曾飞说。
  来文昌后,韩湛元主要负责配网调度集约化、工作安全措施审核、对电网运行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等工作。“摩羯”台风之后,他还会再进行一次复盘,争取用东莞经验助力加快当地配网调度集约化建设。
  韩湛元讷言敏行,但是提起技术还是难免面露自豪,他觉得派他来更多是因为他技能出色,是业务能手,而不是因为他是文昌人。韩湛元曾获过广东电网公司2023年度安全无差错个人奖、广东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集体二等奖。
  “和别人相比,我是幸运的,至少我离家近一点,更多人是中秋越近,离家越远。”韩湛元说。
  9月16日中秋节前一晚,PG电子公司新一批5500人电力抢修队伍抵达海口,连夜奔赴海南灾后重建一线。其中也有768人来自东莞供电局,他们在湛江徐闻已完成5个供电所23回10千伏线路、447个台区的修复工作,实现54条村所有低压用户全部通电。经过原地休整后,配备发电车、发电机和泛光灯等应急装备,东莞支援队又马不停蹄转战海南大坡、甲子、定安等地,投入新一轮抢修工作。
  回海南后,韩湛元经常向驰援而来的同事推荐家乡美食,如清补凉、文昌鸡……但遗憾的是,每天大家都在晚上十点后才结束工作,这时候各种档口已经收摊了。包括韩湛元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还没吃到。
  “大家都不舍得离开单位,离开也不安心,这次‘近家门而不入’回到海南但不回家的人肯定也不止我一个。”韩湛元说,“抗灾面前,‘舍小家,为大家’绝不是一句空话。”
  南网报记者 韩晓彤 通讯员 吴志彬
  黎江蕾:火热女子
 
  黎江蕾在工作现场。 张操烈 摄
  黎江蕾的性格比海南澄迈的天气还火热。
  她出现时总是给人以“庞大”的感觉,小小身躯总挂着一堆东西,伴随行走时发出沉重声响。大大的黑色双肩包里面是无人机备用遥控器,电脑、各种防晒药品,包上坠着1.5升大水壶;一只手拎着无人机装备,一只手拉着无人机电池箱。普通女孩这样走十分钟估计就会出一脑门子汗,当然黎江蕾也大汗淋漓,她却不允许任何人帮助她。“你可以帮我拎一会儿,但是能一直帮我拎么?出来就要自己照顾自己。”黎江蕾不容置疑。“其实我是担心这些装备,因为这是我的身家性命,不容有失。”
  黎江蕾是全国首支输变配联合巡检女子飞行队队长。她无比热爱无人机。飞手,是勘灾与最后验收时的主力军。她所在的汕尾供电局此次主要负责澄迈县的抢修,此地地貌相对平整,偶有树林。但林区覆盖率较高,香蕉等果园多。需要黎江蕾大展身手的地方非常多,但是灾后一段时间通讯一直不好也给她出了很多难题。她只能自己想解决办法,制作适合抢修人员的“黎江蕾版地图”就是其中一种。有一条10千伏线路,她先是无人机飞过去看线路所在的位置,再对比手机离线地图以及电网的单线图,用黑色笔画出居民地图,有基本的街道名称以及房屋、田地、线路走向位置,蓝色笔标注出线杆号、分界开关等位置,红色则突出电力设备的问题状态。这样一张非常清晰的地图成为抢修作业人员的指南。
  无人机除了用于勘灾,照明也少不了。“便携式无人机电池箱能够给手机等反向充电,照明、电风扇也是无人机一个不错的功能”,她的朋友圈几乎全部是无人机的各种知识帖,既包括她看到的,更有她自己摸索的。因为她是真的热爱无人机,从早飞到晚不知疲倦,两个手指一直控制操作杆,右手拇指已经起了很大的水泡。她倒也顾不上,“等这边取得胜利,回去再看医生。”
  “其实我只是现场抢修中很普通的一员,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汕尾供电局女子飞行队的队员卢宣竹也在一线,年纪也很小,爆发力特别强,每天作业复盘都搞到凌晨1点多。还有非常多非常多的师傅,相信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一起努力,一定能取得胜利!”黎江蕾说。
  南网报记者 刘杰 通讯员 缪世超 朱琼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