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电科院“博士服务队”在广东电网公司汕尾供电局变电站一线勘查。 (资料图片)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东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广东电网电科院”)围绕PG电子公司人才工作要求,依托人才工作站,以“四下基层”为抓手,创新开展以“破瓶颈”“解难题”“强合作”为目标的“博士在前线”活动,聚焦基层供电局疑难杂症,为基层“送人才”“送技术”“送服务”,为供电“卡脖子”问题支招,实现跨区域技术传帮带,推进主题教育入人心、出成效。
既到现场又在课堂
广东电网公司部分地区供电局存在技术储备薄弱、设备故障多发等问题,严重制约片区电力发展。
广东电网电科院党委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领导班子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最终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策:作为电网安全生产和科技创新的支撑机构,要利用人才资源主动担当,将博士、技术技能专家的经验、技术、做法传授给基层供电局,同时通过实地交流,提升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3年,广东电网电科院聚焦基层供电可靠性低、设备运维难、设备故障多等48个“卡脖子”问题,派出一支由输变配、自动化、材料等相关专业的10余名博士专家组成的“博士服务队”,旨在为基层技术难题出谋划策。“博士服务队”与一线人员逐一分析,制订整改解决方案,实现技术精准对接。
此外,广东电网电科院还遴选多名博士专家,围绕新型电力系统、配网故障自愈、智能监测诊断等主题,开展“博士专家大讲堂”,提升一线员工技术储备和电网运维能力。
久久为功“传帮带”
考虑到基层“卡脖子”难题解决周期长、难度大等问题,“博士服务队”与基层专业部门通过党支部联建、攻关团队打造、人才交流锻炼等多种形式加强合作,并形成固定长效机制持续服务。
“博士服务队”先后前往多个基层供电局,通过开展“破瓶颈”“解难题”交流研讨,进一步了解各单位技术痛点难点,同时分成输变配三个专业,分别前往问题较集中的变电站、输电线路和台区,通过实地勘查,把脉问诊,发现问题集中在线路和变电设备故障频发状态评估难、低电压台区治理效果不佳、自动化开关布点不合理等方面,最终针对4个基层单位48项技术难题,全部形成可行解决方案,其中已解决问题20余项,并根据典型问题解决方案形成长期有效的作业指引。同时,开展“博士专家大讲堂”5期、党支部联建2次,建立“中压线路故障率整治”等攻关团队2个、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项目12项,落实人才交流锻炼6人次,大大缓解“卡脖子”问题,全方位实现跨区域技术传帮带。
接下来,该院将继续依托“博士在前线”活动形成的经验和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博士专家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为基层上门服务,排忧解难,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
(曾艳)